“海归”为何变“海待”?

2019-01-18 17:22

OSIS
海协网
近年来,不少国内的学生进入国外名校后反被劝退辍学,“海归”回国后成为“海待”,这一话题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与反思。
当家长们对于国内“海归”变“海待”、“海归”求职难等说法恐慌不已时,许多留学生归国后各自寻觅工作也确实遇到种种困难。在归国留学生看来,“海归”的标签并没有给自己增加太多光环。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学生之所以“值钱”,是因为两个因素:第一,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留学;第二,留学的总人数很少。那时出去留学的人几乎个个是优秀人才,也很容易在国外找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。所以,那时出现了大量公派留学生滞留国外而不归国的现象。
如今,伴随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,百姓收入大幅度提高,出国留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,成为学生求学的一个常规路径选择。出国留学的决定性因素不再是学习成绩的好坏,而是家庭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。在这种情况下,出现一批归国留学生成为“海待”是必然的,也是正常的情况。
笔者认为留学生“海归”变“海待”,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:一方面,很多用人单位有一个误区,认为现在留学生大多是因为高考成绩不好,或考不上国内好大学才选择出国,因此反而不想要“海归”。过去出国的学生大多想要留在国外,觉得回来没“面子”,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想要归国,于是“海归”归国的人数越来越多,“海归”在国内的就业自然而然成为了难题。
另一方面,海外高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,学生盲目出国镀金,并不是所有留学生到了国外都能学到最顶级、最前沿的理念和方法,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真才实学;还有的情况是因为部分留学生长期在海外生活,不适应国内社会和文化,难以融入国内的就业环境,而国内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越来越高,更符合一些公司对员工能力的要求。
“海归”变“海待”,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存在,因为如今的留学生基数大、层次参差不齐,“海归”的精英色彩已逐渐淡去。而“海归”变成“海待”也是反思整个教育功能的一个契机,如果说这会带来某种理性的改变,应不是对学生出国留学的否定,而是让“海归”在肯定自我之中实现素质的提升。
原标题:“海归”为何变“海待”?
来源:吉林日报
    标签: 海归回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