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工业园区:江南泥田中“耕耘”出的中国第一经开区

2018-10-29 11:35

OSIS
海协网
  从苏州古城区沿金鸡湖湖滨大道驶入苏州工业园区(简称“园区”),古朴的宅院、园林渐渐被抛在身后,城市的天际线陡然增高,略显逼仄的道路豁然开朗。小桥流水、小街窄巷的古典江南风情,瞬间转变为高楼大厦、车水马龙的现代城市风貌。置身其中,不禁令人产生眨眼间跨越千年的恍惚感。
1994年2月,中国和新加坡政府签署《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》,苏州工业园区“呱呱坠地”。 经过多年的发展,截至2017年,园区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0亿元人民币,每平方公里土地GDP达8.6亿元人民币。牛津大学、哈佛大学,微软、苹果、西门子等世界知名高校、企业也纷纷将分支机构、研究院所落户在园区。
1992年,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讲话,一时间在中国掀起了向新加坡学习的热潮。恰逢新加坡也有意寻找可以进行深层次经济合作的试验场,1994年2月,中国和新加坡政府签署《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》,带着这纸“出生证”,苏州工业园区“呱呱坠地”。
园区党工委原副书记、管委会原副主任施玉初打趣道:“现在大家经常说我们是对外开放的‘试验田’,我们当年就是从田里把园区‘种’出来的”。苏州工业园区开工时,中国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进行十周年庆祝。尽管是晚起步的“后辈”,但作为中国第一个与外国政府合作建设的工业园区,“我们没有任何国内的经验可以参考,完全要在实践中摸索如何与外方合作共建”。
为此,园区专门成立了“借鉴办”,派员前往新加坡学习取经。后来成为园区发展名片的“亲商理念”,正是得自新加坡的“真传”。不过,花费最多的时间与人力学习的,却是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。
当时,中国很多城市对规划尚不重视,认为“规划规划,纸上画画”。而在接受了“新”思维的施玉初看来,“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领头羊,城市的成功与否和规划是分不开的”。早在1993年,中新两国专家就花了整整3年时间,为园区70平方公里的范围制定了整体的详细规划,“细致到了每棵树、每个管线接口”。
翻开曾经的蓝图,参观者们总会惊讶于当前园区与图纸的高度吻合。虽然期间苏州市主政者几经变换,但园区主体建设始终遵循规划不变。“严谨地进行计划,然后遵照计划认真完成。这是园区从新加坡学到的‘真经’,也是刻在园区血脉里的基因,奠定了它高标准的发展基础。”施玉初说道。
手机不换号码、24小时不关机,在海外一天拜访5家公司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赶火车,连续工作15小时累到没力气吃饭。开拓者们以奋不顾身的劲头投入园区的建设。江南的农田阡陌,渐渐化为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网;现代化的大楼如作物般“节节高升”。
全国首家中外合作办学试点、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、全国首个以邻里中心为特点的“一站式”社区便民模式、国家首个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……24年来,在这片“试验田”里,一个个新政策、新模式落地、生根、结果,然后播撒到全国。
在中国商务部公布的2017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中。苏州工业园区综合实力、科技创新、对外贸易三项排名位列全国第一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中国第一经开区”。2009年,再访园区的李光耀用了“青出于蓝”四个字,作为对这个“学生”的评语。
截至2017年,园区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0亿元人民币,每平方公里土地GDP达8.6亿元人民币。牛津大学、哈佛大学,微软、苹果、西门子等世界知名高校、企业也纷纷将分支机构、研究院所落户在园区。其中,微软苏州研发中心已成为微软人工智能研发的大本营,著名的“小娜”“小冰”正是从这里走向世界。
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表示:“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,园区将把自主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,聚焦原创技术,构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新模式。顺势而动,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和创新,朝着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的目标加速迈进”。


    标签: 人才计划 苏州工业 经开区